参观曾国藩心得体会 曾国藩传心得体会(实用10篇)

时间:2024-01-21 作者:储xy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曾国藩心得体会篇一

《曾国藩传》有感近日读《曾国藩传》颇有感触,特别是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精神很是佩服,我觉得此种精神可用"呆子"哲学来形容,中国近代史任务传记读后感《曾国藩传》有感。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可谓书呆子。此种精神我思之为当今中国少有之精神,因为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被认为是百无一用的呆子,但是我认为只有先做呆子才能之后做聪明人。

一位日本老科学家讲过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成为一个科学家,必须要聪明。"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这样。另一方面科学家的脑袋还必须笨,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的。乍一看,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命题,实际上,它表现出一个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不同侧面,正所谓"呆子"哲学。我想,曾国藩的治学就是"呆子"哲学的样板。如果不是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争,他可能会成为中国最后一个理子大师。

处于众说纷纭:可能性交织的岔路口时,为了不把应该选择的道路选错,必须具有洞察未来的内察能力和直观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讲,做人或更甚者做科学家必须聪明,但是要想从平常被人认为极普遍明了的事物中,从那些连平常所说的脑袋笨的人也容易明了的日常小事中,找出它的不可思议的疑点,问个为什么,并极力阐明其原委,也是非常重要的,缺之不可的。在这点上有所作为的人必须是比普通脑袋笨的人更显得脑袋不开窍的死心眼的人。

所谓脑袋聪明的人可以说他们如同腿脚快的游客,虽然他们可以捷足先登的到达他人尚未涉足之地,可恐怕会遗漏路旁,脑袋笨的人犹如走路慢的人,一直漫步在后,往往毫不费力的.把珍宝捧在手中,脑袋聪明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推测,可以纵观路上的所有难关险阻,至少也是有这种预感的,所以常常容易挫伤自己的进取的勇气。脑袋笨的人,由于他的前途笼罩了一层云雾,反而持乐观态度,即使遇到难关,他会格外的努力,摆脱困境。脑袋聪明的人,会过于信任自己的脑力。

其结果,当自然显示给他们的现象与自己想的不一致时,大概会这样想:是不是自然错了。另外当出现结果与自己想的相同时,恐怕会把这件要紧的事忘掉,反复琢磨自己所思考出的结果,是不是由于别的原因而偶尔产生的呢?一开始就断定行不通的尝试,好容易才明白那事做不成的时候可是他也抓住了一些并不是行不通的其他线索。这些线索也是那些一开始就不敢进行尝试的人无法接触到的。正如无数所谓的聪明人执迷于永动机的道理。

脑袋聪明的人适合作批评家却难成为见诸行动的人,读后感《中国近代史任务传记读后感《曾国藩传》有感》。对于脑袋笨的人来说,别人的工作总是显得卓越出色,同时也感到大人物的工作也似乎可以做到,因此,很自然地刺激着自己的上进心。脑袋聪明,而且又自命不凡的人即使能为人之师却难成大家难为大师。记得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企业家曾经说过:"哦手下成功的认识没有聪明人,大多是些能够坚持不懈的呆子。"是啊,他手下的经理有些只是初中毕业有些曾经是他的汽车司机,可以说不是或者不尽然是聪明才智使他们成功的,我想最重要的是那份坚持。聪明的脑袋容易苛求,但所谓的呆子却会和适宜的装傻充楞。正如苏东坡所说的难得糊涂。

我觉得难得糊涂的境界就是一种呆子的处世哲学。人生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明确的答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用好坏来区分的。当遇到不能改变或者对自己无害而有损的事情的时候,能装糊涂,扮呆子确实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的。所谓的呆子哲学的精髓就是能对生活中的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你对人生的有些不好的事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时候,往往它却向好的方向发展。着也许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这个道理在曾国藩身上很好的体现了出来。他能够在后期的官场如鱼得水就是因为把难得糊涂的呆子哲学发挥的淋漓尽致的结果。事实上作为一代宰相就必修能够藏污纳垢,否则将不能成为真正的全国的管家。这个道理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体现。正如官场一样,和周围的人一起生活也要学会糊涂。

最典型的就是有些夫妻之间的矛盾是因为一方的视而不见而化解的。在如今的物质世界里人们把自己的利益看的空前的重,不允许任何人伤害自己的利益。这也无可厚非,但是过了就是浅视地表现了,糊涂一次也许更好。这就是我从曾国藩身上所了解到的"呆子"哲学。改进建议:看得出来她有认真地看这本书,并且对此有深刻地认识。从曾国藩身上悟出了很多的道理,但是逻辑性不够强,应该把悟出的道理分纳归类,这样看起来更有条理性。

期中我读了《曾国藩家书》这本书,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他整顿吏治、倡导科学,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随想而至,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着真知良言。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孩子以及亲友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交友类等10大类。曾国藩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读书

曾国藩一向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他在致诸弟的信中反复提到读书的重要性和读书的方法。教育儿子和兄弟子侄读书要勤勉,安于居家苦学,坚持早起,拥有恒心。

在讲到怎样读书时,他在一封信中写到“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学问无尽,不甘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看天,皆无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他勉励兄弟自立课程,还为他们设立了课程表,从早到晚,从读到写,从史到经,从读书到修身养性,详细至极。

很多人让孩子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走上仕途,但曾国藩却不愿孩子做官。他在写给儿子纪鸿的信中曰:“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很多人家长让孩子读书是为了让孩子通过考试入“仕途”,为自己和家人长脸面,谋福利。殊不知,我们的读书理念培养出了很多有文化没有教养的自私自利的人,只注重学习分数忽略做人的教育使很多孩子丧失了自我约束的能力,不能不说这已经成为社会的悲哀。

待人

帮助邻里族人是曾氏家族的传统门风。

尽管曾国藩在京生活曾一度很窘迫,靠借钱度日过年,但仍旧寄钱给族人以资助。在谈到为什么接济亲戚族人时,曾国藩写到“家中之债,今虽不还,后尚可还,赠人之举,今若不为,后必悔之!”“君子之处顺境,兢兢焉常觉天之过厚于我,我当以所余补人之不足,君子处蔷境,亦兢兢常觉天之厚于我,非果厚也,以为较之尤蔷者,而我固已厚矣。古人所谓境地须看不如我者,此之谓也。”道光年间,曾国藩越四级而超升,托叔父将黄金十两兑钱送与最亲最苦之人。节俭用度,置义田以济贫民,捐银修祠堂。

曾国藩在家书中教育子女和诸弟过日子要能勤能俭,略有结余,有人做官“侍邻里不可不略松,而家里不可不守旧”。与眼下很多为富不仁,到处显摆甚至胡作非为的官宦子弟与富家子弟的行为相比,是何等的天上地下!

交友

俗话说:“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好走路”,曾国藩十分注重交友待人的原则,尤其是他的“八交九不交”值得我们学习。

八教是指与以下八种人交朋友:胜己者;

盛德者;

去围着;

肯吃亏者;

直言者;

志趣广大者;

惠在当厄者;

体人者。九不交是指避免与以下九种人交友:志不同者;

谀人者;

恩怨颠倒者,全无性情者;

愚人;

落井下石者;

德薄者;

好占便宜者。

曾国藩在京为官,从不肯轻受人惠,情愿别人占他的便宜,断不肯占别人的便宜,在《家书中》,他多次告诫子侄亲近良友、对待朋友必信必诚、患难与共勿留遗憾、勿与权贵相交、不可轻取人才等。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父母兄弟的,也是写给后世之人的,阅读《曾国藩家书》我们可见贤思齐,慎独内省,立德、立行、立言,修身养性,培育子女,树可世代薪火相传的家风。

参观曾国藩心得体会篇二

曾国藩,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他是清代末年的名将、政治家、教育家。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卓越才干,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曾国藩的故居和纪念馆,深深感受到了他胸怀民族大义、崇尚实干的精神。以下就是我参观曾国藩故居的心得体会。

曾国藩故居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这是一个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落,由曾国藩家族世代居住。一进大门,便被尊重和严肃的氛围所包围,仿佛能感受到曾国藩的卓越风范。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充满智慧和内涵的东西,让我感到十分敬佩和震撼。

首先,曾国藩故居展示了他对家庭的重视与尊重。他把对待家庭成员的尊重和疼爱,作为一个夫子的标志。曾国藩在教育家人方面下足了功夫,孩子们都有不同的职业,但是无一例外地都才华横溢。他还在家庭中推崇妇女教育,认为妇女也应该有独立的思想和知识。这使得他的家人在当时的社会中处处受到赞誉,成为了当地的榜样。

其次,曾国藩的故居中展现了他的才华和学识。他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著有《曾文正公全集》,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瑰宝。故居中展示的手迹、诗文、书法等精品,都充分展示了他的丰富才华和深厚学识。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曾国藩的故居还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战略家和军事家,曾多次成功地平定了内乱和战争。在参观中,我们看到了他的军事书籍和军事策略,了解到他深思熟虑的战略和勇于决策的精神。他的战略布局和管理能力令人折服,也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实践运用知识的重要性。

最后,曾国藩故居中展示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大公无私的精神。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运动中的重要代表,他积极推动国家近代化改革,努力为国家找到一条强盛之路。他不仅在军事上表现出色,也在政治和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理念和思想塑造了一个开明而进步的中国,并为后来的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观曾国藩故居,我深深地被他崇尚实干、开拓进取的精神所打动。他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人物,他的事迹和思想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有很大的启迪意义。我们应该像曾国藩一样,立下远大的志向,脚踏实地,不断学习进取,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观曾国藩心得体会篇三

初读《曾国藩传》前,觉得曾国藩只是个众人皆知、无人不晓的“卖国贼”,勾不起我的阅读兴趣。但翻阅数页之后,似乎有点爱不释手了。

从国家和民族角度而言,曾国藩的确是个置民族的安危、人民利益不顾,屈服于西方列强对华政策而又竭力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卖国贼”。对于其一生的罪恶我觉得不应该归咎于他个人品质,而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由他出身的半殖民地条件下的地主阶级决定的。从个人角度而言,我觉得曾国藩是个修养颇高,有头脑、有远见和有谋略的人物。

他的一生经历大致可以分成七个阶段:跻身六曹、创建湘军、坐困江西、决战安庆、攻陷天京、剿捻失败和抑郁而死,可谓有起有伏,人生变数无穷,读之颇有感触。

首先,曾国藩精通古文,广泛猎读,在学术上向很多当时有名人士请教,这些不仅增长了个人方面的见识,也大大提高了个人声望。曾国藩能如此顺利成为二品官,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勤奋好学和聪明能干,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到穆彰阿的垂青和举荐。也许是这一切对于曾国藩来说太顺利了,造就了他当初锋芒毕露、自恃清高的性格,使他在坐困江西期间处处碰壁、受到地方官员的百般排挤和刁难。

其次,曾国藩经过一年的大彻大悟再度出山,受命为钦差大臣和两江总督,为其大展夙志提供了舞台。其实曾国藩受命为两江总督是清政府为形势所逼,迫不得已,由于清政府所依靠镇压太平天国的江南大营就在此时溃败,只能依靠曾国藩集团所创建的湘军来镇压太平天国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再次,湘军攻陷天京以后,曾国藩自剪羽翼,释清廷疑忌,自保末路,足见其经验丰富,政治嗅觉之灵敏,审事详明,处事果断。

最后,曾国藩是个爱才如命,求才若渴的贤人。行军打仗,每到一地,必广为访案,凡具一技之长者,必设法延至,收为己用;闻有德才并兼者,更不惜重金,驰书礼聘。他还能虚心纳言,鼓励众幕僚直言敢谏,故能收到集思广益的效果。他在事业上能够取得如此成功,与其有很大的关系。

读此书不仅让我对曾国藩有了更为全面、细致的了解,从中受到不少启迪,而且加深了我对近代清朝历史的认识,同时引起我对那拉氏——慈禧太后的兴趣。

参观曾国藩心得体会篇四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为中国近代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曾国藩的故居,并对他的一生和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我将从曾国藩的家庭背景、他的思想及其对国家的贡献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参观心得体会。

首先,曾国藩出生于一个寒微的家庭,但他却能积极向上,努力学习。他的父亲是一位朴实的农民,他一直有着对知识的追求。正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曾国藩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热爱学习,勤奋好问,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中进士,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其次,曾国藩比普通人更加关注国家的发展状况,他深知国家的未来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他在家乡创办“航星书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还在军队中进行系统的改革,提高军队的整体素质和作战能力。他的这些举措对于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然后,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勇敢无畏地面对敌人,保卫了国家的安全。他认为要想战胜太平天国,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武力对抗。因此,他不仅注重军事技术的提高,还注重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改革,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再次,曾国藩的思想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伦理的建设。他强调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只有自身修养好了,才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他不仅在自己身上要求严格,也要求其他人员要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注重团队合作。他的这些思想对于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最后,参观曾国藩的故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家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庭院之内绿树成荫,精巧雅致。在参观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曾国藩的家庭幸福和和睦,这也是曾国藩个人强调家风建设的体现。通过参观,我感受到了曾国藩对家庭和国家的责任心和关爱之情。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辛勤和奉献。通过参观曾国藩的故居,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曾国藩的一生和思想。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更是一位重视教育和家风建设的思想家。曾国藩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精神将会激励我们继续前进。我们应该学习曾国藩的奉献精神和家风建设,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观曾国藩心得体会篇五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作为国之栋梁,人们眼中最好的儿子、最好的哥哥、最仁慈的父亲,至今190余年里,其后世子孙中大师级人才辈出,遍布海内外。曾国藩的家教或许给出了答案。在曾国藩的330多封家书中讲求人生理想、道德修养。他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什么是曾国藩所说的“君子”呢?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已有定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皆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愚人不足为社会患,小人却是社会的大患,“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振聋发聩,值得我们深省呀。

在阅读整本书以后,我有了几方面的体会:

第一, 读书习字依旧为修身之本。

第二,读书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我认为,在阅读新书的同时,也应倡导读些旧书,尤其要读古人有关怎样读书的著作。不论读何种书籍,都要坚持做到:“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我认为,所谓有志,就是不甘为人后,应争先恐后;所谓有识,就是知识学问无尽头,不能井底蛙观天;所谓恒,就是读书有恒心,雷打不动,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成事。

“无论何书,总顺从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此书大局精处茫然不知。”这不是个简单的学习方法,它的深层意义是:一个人的知识是时间的积累;没时间的堆积,熟读书中的知识,就不可能透彻了解和系统掌握书中的要领,得到完整的知识。读书要专,还在于读书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这样才能掌握书中的全局,明了书中的精处。读诗,也是古人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曾国藩说:“弟要学诗,先看一家集,不要东翻西阅。先学一体,不可各体同学。盖明一体,则皆明也。”这不仅能了解一些典故,也能提高写作水平。先学一体,然后再顾及其余,看来,也是在借鉴古人的读书方法。当今,倡导读书,也是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全民读书活动中,不仅应倡导民众读新书、读好书;还要读些旧书。所谓旧书,就是那些被证明见解卓越,质量上乘的经典名著。当然,还要读些古人关于怎样读书,其中有读书的责任、目标、方法等的专著。这对于我们开展读书活动也具有深刻启示的。

再看看曾国藩曾给自己定下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我就汗颜:一、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经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十二、夜不出门。

前三条是为读书做的准备。第四、五、九、十、十一条是读书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条看起来似乎与读书关系不大,实质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读好书。最重要的,读书不能以浮躁之心读,更要重视做读书笔记、随手摘记、消化归纳,从而提出自己的精当见解。

他对自己的人生价值相当明确,读书遍布其终生,读书之勤,古今少有,这种精神正好激励着我们年轻人,以读书为高尚之举,以读书为兴家之道,这或许是每一个读曾国藩的年轻人最有收获和最有价值的东西,要是每个人都能够用曾国藩的价值观引导自己的前进之路,能够用曾国藩的勤奋之举引领自己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那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将得到无法衡量的提高。

第三,修身方成君子

曾国藩的人生目标--- 内圣外王。内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是禽兽。圣具体指诚信,自律,俭,勤,公正,躬身亲入等;外王指的是有理想,志向高远,意志坚定,有毅力,有忍耐力。

曾国藩的修身之道首先是诚,为人表里如一;第二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端庄严肃有威严;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空话、假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就是人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独处,也就是指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都要按照圣人的标准,按照最高准则来行事。这是修身的最高境界。

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了成不了大事,太刚了则会折断。刚不是蛮横,而是敢于进取,柔不是痺弱,而是虚心谦让。做人应当坚挺,之后才是立志、明强、慎独、勇毅、谦虚、习劳。自身的努力加外在的机会,最终成就了曾国藩。

每个人品评历史人物总是纵观其一生,评论其功过,比如曾国藩最后大战太平天国,一统湘军等等。但是对于我来说,我不是评论员,也不是历史学者,自己的资历就读书、修身这两点就够我学之一生,受之一辈了。

第四,治家而平天下

曾国藩的治家四法可总结为以下四点:耕读为重,祭祀为孝,习于勤劳,善待亲邻。

中国是历经千年的农耕大国,重农思想也贯穿了曾国藩这样的大员。曾国藩训诫子弟,宁可世代为耕读之家,也不愿沦为玩世不恭的宦官子弟,在《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与诸弟书》中说:“耕读之家,勤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

重视孝道的他以祭祀为敬孝道的方式。自古以来,中国人最讲求对祖先的祭祀.因为追念远祖,深怕有辱先人,自然不敢为非作歹,自我的德性便能做到朴实厚道.所以曾国藩对于祭祀祖先非常重视,常交待其夫人必亲自办理.。

此外,他同样认为人需要勤,常以早起为生活的起点,他在《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与纪瑞书》中说:“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人绝不可能独善其身,或独善其家,所以人与人的相处之道显得更为可贵。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九年三月廿一日与诸弟书》中说:“若禄入较丰,除堂上甘旨之外,尽以周济亲戚族党之穷者,此我素志也。”可见周济亲族.善待邻里,也是曾国藩显达时一直抱持的待人态度。

《曾国藩家书》所涉及的内空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际,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述都无不展示着一代英豪的超人远见。见贤思齐,我们对他的理念有所借鉴,也必然有助于人生的进步与升华。

参观曾国藩心得体会篇六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一位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位伟人的一生和他的家庭生活,我参观了曾国藩故居。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在参观中我收获了很多,并对曾国藩有了更深的了解。以下是我的参观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故居的壮丽景色

曾国藩故居位于湖南湘潭市,占地面积广阔,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环境清幽宜人。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庄严肃穆的门楼,上书“曾公祠”三个金色大字,赫然醒目。门楼后是一座宽敞明亮的庭院,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蜿蜒通往远处,周围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庭院正中是一座两层楼高的主楼,木质结构,雕梁画栋,保存完好。楼内摆设着曾国藩的木雕像和一些历史展品,使人仿佛穿越到了百年前的古代。

第二段:曾国藩的人文风范

曾国藩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振兴和民族的富强。在曾国藩故居参观中,我看到了他的藏书楼、画室和书斋。这些地方充满了书法、绘画和文化艺术的氛围,展示了曾国藩的学识和修养。在参观时,我们还听到了工作人员的解说,了解到曾国藩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化人。他不仅精通经典,还崇尚诗词和书画艺术,这些都体现了他的人文风范。

第三段:曾国藩的家庭故事

曾国藩是一个忠于家庭、重视子女教育的好父亲。在曾国藩故居参观中,我了解到他的家庭生活非常幸福。楼内有一间宽敞明亮的厅堂,摆放着一张大理石桌和一些坐椅,这是曾国藩夫人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还有曾国藩的书房,上书“学诸君儿上殿记成败”八个大字,这是曾国藩对子女教育的殷切期望。通过参观,我深刻体会到曾国藩对家庭的关怀和对子女成长的重视,这使我产生了更多对他的敬佩之情。

第四段:曾国藩的军事功绩

曾国藩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和文化人,还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在曾国藩故居参观中,我看到了他的军事文章和征战纪录,深受震撼。曾国藩打破陈务中等既往的兵法理论,在军事战略上颇具独创性。他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内修外攘”的思想,使得他的军队士气高昂,战斗力强大。曾国藩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而这些故事通过参观故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五段:对曾国藩的敬仰与思考

通过参观曾国藩故居,我对曾国藩有了更加深切的敬仰和思考。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不仅具有卓越的才智和战略眼光,更注重家庭,关爱子女,丰富多彩的个人生活。曾国藩的值得我们学习和钦佩之处远远超过了普通人,他的一生是值得我们受之以敬佩和学习的榜样。参观完曾国藩故居后,我对他更加敬畏和敬佩,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总之,在参观曾国藩故居中,我对曾国藩有了更深的了解,他所做的一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国藩故居的参观不仅是一次了解历史的机会,更是一次思考和领悟的过程。我希望能够将曾国藩的精神和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以他为榜样,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观曾国藩心得体会篇七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生于清代嘉庆十六年(1811年),卒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谥号文正,因称曾文正公,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儒家讲“三立”,“立德”居第一位,然后才是“立功”、“立言”。曾国藩在修身立德方面,一向笃学力行,老而不懈,尤其注重教育子弟,认为家族兴旺不在积银两、置田产,而在出贤子弟。他在政事繁劳、军务紧张之际,总共写出了一千六百多封、近百万字的家书。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人际交往、家教家训等各个方面。读《曾国藩家书》,不仅让我学到了许多家教家训,而且也让我增长了不少有关治家、治学、修身、立志、从政等方面的知识。

儒家认为“孝”是治天下的根本,并由此派生出“悌”和“友”。深受理学熏陶的曾国藩将此列入修身的准则,同时作为家庭团结兴旺的凝聚力。在他看来,荣华富贵的仕宦人家好景难长,优越的家庭条件是使子孙滋生骄佚的温床,只有谨朴耕读、孝顺友爱之家才会兴旺发达,前程远大。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教导弟弟们,对长辈要敬爱兼至,平辈之间要和睦相处,在晚辈面前要做出榜样,人人恪守和、勤、敬三字,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要求子侄辈除读书之外还要室内和下田劳动,并且认为这是极好之事。兄弟情如手足,必将患难与共,同御外侮,所以必须团结和睦,互相庇护,相互扶植,休戚与共,“兄以弟得坏名为忧,弟以兄得好名为快。兄不能使弟尽道得令名是兄之罪,弟不能使兄尽道得令名是弟之罪。”

时代不同了,今天的人们不必再拘守君臣父子之类的纲常信条,而应该还“孝友”之本来面目,赋予其崭新的意义。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往往也是一个胸怀四海,追求美善、笃敬事业的人,一个友爱兄弟的人,难以想象他不是襟怀坦白、肝胆相照、善于合作的人。

明清以来,科举取士的制度日趋腐朽弊陋,压抑人才,浪费青春,贻害匪浅。曾国藩参加科举还算顺利,但他却明确认识到“此中误人终身多矣”。他期望于弟弟们的,不在于科名的有无,而是孝悌为瑞,文章不朽,要真才实学,不图科举虚名。这些真知灼见,体现了他务大、务远、务实的思想作风。

他还在信中跟弟弟们讲治学修身之道,妙语连珠,感染力强,例如“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为学譬如熬肉”,“用功譬如掘井”,“但取名师之益,无受损友之损”,均十分贴切深刻。

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起点,是基矗曾国藩在他给弟弟的家书中讲道“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知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这些都是有关“修身”的道理和方法,他认为人成材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做到言有矩,动有法,并且开列了自己修身养性的课程,每天都纠正过失,增长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他不但自己这样做,而且也希望自己的弟弟们能够仿效。

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历来是人们的准则。凡骄傲者,总是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因而沾沾自喜,不求上进。或者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牢骚满腹。这些都是影响进步的因素。曾国藩在信中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教训,谆谆告诫弟弟们力除傲气,力戒自满,对后人也同样会有深刻的教益。

立志是成材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凡成材者,都是有志者;凡平庸者,都是无志或志短者。要在事业上取得卓越的成就,就要树立远大志向,同时还须具备坚强的性格。曾国藩自办理军务以来,既要对付强大的太平军,又受到地方实力的排斥、攻击和朝廷的不信任,但他却能从大局出发,“忍辱包羞,屈心抑志”,用一个“忍”字诀应付险恶的环境,在与太平军的战事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创造了奇迹。

自古以来官场险恶,伴君如伴虎,为官者大都苟合取容,投机钻营,耿直不阿者可谓凤毛麟角。而曾国藩则敢于在新君即位之际力矫时弊,直言进谏,将个人得失祸福置之度外,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一切升官得差之念毫不挂于意中,其精神确实难能可贵。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继续读《曾国藩家书》,知荣明耻、惩恶扬善,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思想、经济等环境氛围,共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参观曾国藩心得体会篇八

曾国藩故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曾国藩生平的重要见证,也是一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历史建筑。我最近有幸参观了曾国藩故居,在这次旅途中,我收获了许多对曾国藩先生及其家族的了解,也对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第二段:传承的家风

曾国藩故居保留了许多曾家族的文物和家具,使我能够亲身感受曾家的传统和家风。在曾国藩家的房子里,他的书房、床和桌椅摆设都一如当年,给人一种回到曾国藩时代的感觉。这些物品鲜明地体现了曾家注重传统价值观和优秀家风传承的精神。曾国藩故居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也是一个充满家族智慧和精神的场所。

第三段:曾国藩的思想

参观曾国藩故居,我们一定会对这位历史名人的思想方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逛过曾国藩故居的书房后,我被他庞大的书籍收藏和书写的字迹深深吸引。曾国藩一生都将读书学习放在第一位,他的著作传世至今,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国藩注重实践和实用主义,他的思想认为实际行动远比口头承诺更重要。这种实干精神令人深受启发,也让我明白了学识背后蕴含的价值和力量。

第四段:曾国藩的人生价值观

曾国藩故居展现了这位伟大人物的家庭观念、奉献精神和务实态度。参观他的家庭住所,我们可以看到曾家人的生活痕迹,满目皆是精致并富有意义的陈设。各个房间的布置和摆放充分显示了曾国藩对家庭和子女的关爱。曾国藩一生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的家庭成员无论儿女还是配偶都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曾家人的奉献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是我所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第五段:对于曾国藩的景仰

曾国藩是我心目中的伟人,他的思想和行为不仅在当代有了重大影响,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对他的景仰之情。通过参观他的故居,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曾国藩先生的智慧和品质。他的一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所倡导的务实精神、患难与共的家庭观念和强调教育的价值观深深地激励着我。曾国藩是一位令人景仰的人物,他所代表的价值观和精神将会激励着未来的几代人。

结尾:

参观曾国藩故居,不仅让我了解了历史上的大人物,也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曾国藩故居体现了曾家家风的传承、曾国藩思想的价值以及曾国藩人生观的奉献精神。通过这次参观,我深深地被曾国藩故居的文化底蕴和他个人的品质所感染。我相信,曾国藩的故事和他的价值观将会成为我追求卓越和努力奋斗的重要动力。

参观曾国藩心得体会篇九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极高,“晚清中兴四大家之一”,“古今第一完人”等等,其作品流传后世的不多,但是极有分量,读之,让人受益无穷,从《曾国藩家书》可以略知一二。

名为“家书”,实则不然。作品用书信体的格式,文字浅显易懂,内容意味深长,仔细品读,觉得它像粮食,可以维持精神生命的延续;又像医院,可以疗救心灵的伤痕;也像超市,丰富的东西任由你的取舍......

第一,关于读书与修身养性。

曾国藩认为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有志之人才不甘为下流之辈;第二要有识。有识,则知学问不尽,不敢以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三要有恒,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第二,关于功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于读书人的功名,是一个经久的话题,几千年的仕途历史,可以说是对读书人“成者为王,败则为寇”终极评价,但是曾国藩对于这一评价标准,也有他自己的见解。从家书中他得知四弟、六弟未能考中,心里怅然,他认为科名无早迟,是前生注定的,丝毫不能勉强。读书人的两个目的:一是加强品德修养,讲求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之道,以期不辱没先人;二是读书取功名之道来成就一番事业,以延续自己的生命。而延续生命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养活自己。农民,手艺人,商人,劳力养活自己,读书人劳心养活自己,都是一样的。读书人的劳心,如果考中,则在朝中食俸禄,如果不中,或教授于乡,或为食客门吏,或入幕为宾,这一切都需要计算自己的本事才能食之无愧。退一步说,即使榜上有名,朝中为官,也须计算自己的才德,不至于将来尸位素餐。然而这一切,究竟是得与不得,全看天意,而业精不精,则由自己做主,但是世间没有业精而衣食无着的人,就像农民的耕种,即使有荒年,也一定会有丰年,就像商人的商品被积压滞销,也一定会有畅销的时候。那么读书人,如果业精,终究会得功名,即使不得,也一定会有其他办法养活自己。在曾国藩看来,功名不是主要的,谋生才是关键。

第三,君子之忧。

参观曾国藩心得体会篇十

曾国藩故居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中的曾国藩公祠内,是我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曾国藩的故居。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曾国藩故居,深深感受到了曾国藩伟大的品质和卓越的历史成就。下面我将从曾国藩故居建筑、曾家文化传承、曾国藩故事、曾国藩思想以及参观的收获五个方面展开,与大家分享我的参观心得。

首先,曾国藩故居的建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居坐北朝南,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进入故居,我看到了曾国藩的住宅、书房、家庙等建筑,宏伟的规模和精致的设计使我不禁赞叹。故居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飞檐翘角、斗拱穿壁、亭台楼阁,每一处都彰显着中国古建筑的独特魅力。曾国藩故居的建筑风格,不仅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文化底蕴,更彰显了曾国藩作为一位传统文人的风范。

其次,曾国藩故居体现了曾家文化的传承。曾国藩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家族,他们视教育为家族的核心价值观,并通过世代传承的方式,将这种价值观融入到每个家庭成员的骨髓里。在故居参观中,我发现曾国藩家族始终保持着一种家族的凝聚力和荣誉感。而他们通过教育的力量,将这种家族凝聚力传承下去,成为中国古代家族制度中独特的文化现象。曾国藩故居的参观,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家族文化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视自己的家庭。

接下来,曾国藩故居中关于曾国藩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曾国藩是一位具有伟大追求的人,他在“夫复何求”这一信念的指引下,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终生。参观故居,我了解到了他从小立志学习,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以及在被调往湖北时,面临巨大艰难困苦却仍然坚持奋斗的故事。曾国藩身上展示出的坚韧和毅力,深深触动了我。他的故事告诉我,只要有信念和目标,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人生的价值。

曾国藩故居参观还让我对曾国藩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主张“立己达人”和“存天理、灭人欲”,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曾国藩提出了“立德、安身、正心、修身”四个方面的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参观故居后,我更加认识到了曾国藩的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的指导意义,他的思想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建设提出的要求。

最后,通过参观曾国藩故居,我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曾国藩是清朝晚期的重要政治家,也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他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参观故居,我领略了曾国藩一生奋斗的历史轨迹,更加了解了他对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曾国藩故居的参观,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总的来说,参观曾国藩故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建筑到文化传承,再到曾国藩的故事和思想,以及对历史的认知,都让我受益匪浅。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他的故居不仅见证了他的一生,也见证了一个伟大家族的传承和发展。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崇敬曾国藩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目标。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现实,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我们都可以像曾国藩一样,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我眼中的花朵作文字(优秀六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2023年我眼中的花朵作文字通用(八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

    最新我眼中的花朵作文字(三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最新javaee实训总结和心得 java的实训总结报告大全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

    最新java ee实训个人总结模板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

    最新黄龙溪游玩作文(三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

    黄龙溪游记作文(精选七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黄

    写景作文刚好字实用(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

    2023年写景作文刚好字 写景作文(实用七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

    2023年部门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转部门心得体会总结(汇总1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